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
文/潘锋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仪式,2025年1月18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时举行,“HPV男女共防计划”由新华网发起、默沙东中国提供公益支持,旨在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提升男性对HPV感染的科普认知,呼吁社会各界加强HPV感染男女共防的健康意识,助力共建HPV感染预防新生态。多位来自公共卫生领域、疾控领域及临床的权威专家等的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HPV对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皮肤黏膜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是HPV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包括同性或异性性行为、母婴传播和皮肤与皮肤或皮肤与黏膜的接触,间接接触到被HPV污染的物品,通过表皮屏障的微小破损促进传播,感染可发生在咽喉、口腔、肛门、阴茎等多部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性疾病首席专家吴昊教授介绍说:“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是高于女性的。据相关数据统计,约90%男性在其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HPV。此前因HPV感染早期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男性无常规的HPV筛查及检测方法,导致HPV男性感染易被忽视和低估。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HPV疫苗男性适应证的获批上市,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保护男性和女性共同远离HPV相关疾病,为更多的中国家庭筑起健康长城。”
专家强调,目前,大众已逐步认识到HPV感染对女性所造成的疾病威胁,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7%)都与HPV感染有关。事实上,HPV感染对于男性也构成不容忽视的影响与疾病威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88%肛门癌归因于HPV持续感染。尖锐湿疣是指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生殖器疣,容易复发,且约90%的生殖器疣与低危型HPV6和HPV11感染有关。
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强调了“HPV男女共防”在助力全球消除宫颈癌以及建设“健康中国2030”中的重要作用与公卫意义,并指出加强HPV感染及其危害的认知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加入。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当前,我国持续积极推进各类癌症的防治工作,也尤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HPV感染引发的健康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男性和女性共同接种HPV疫苗对于HPV感染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将有助于减少HPV在全人群中的传播,对于更广范围的公众健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HPV是一种易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的病毒,已被发现有两百多种型别,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分为高危型别和低危型别,已知的高危型包含HPV16/18/31/33/35/45/52/58等。近期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为进一步响应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的“90-70-90”的阶段性目标,积极呼吁各个国家早日采取男女共防的疫苗接种计划,即向适龄男孩、女孩同等推广HPV疫苗,以扩大疫苗接种覆盖人群,最大化提升群体免疫效果。
2025年1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四价HPV疫苗新的适应证,适用于9-26岁男性预防因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以及由HPV6、11、16、18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1级、2级、3级肛门上皮内瘤样病变(AIN)。这是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目前,中国 9-26 岁男性及 9-45 岁女性皆可按需接种HPV疫苗,保护自身健康。
新华网编委邱小敏表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大众对HPV感染的认知仍需提高。期待各方力量携手,共同助力提升全社会对于HPV需要男女共防的科普认知和健康意识。”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默沙东中国总裁田安娜(Anna Van Acker)表示,“HPV男性适应证的获批上市将进一步助力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保护更多男性以及他们的家庭。”
与会专家表示,健康福祉被列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也是“健康中国2030”的出发点和落脚点。HP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提高男性对于HPV感染及相关预防措施的认知不仅能够为男性提供健康保护,同时也能进一步守护女性健康,助力加速全球消除宫颈癌进程和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