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科学》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今天是: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登革热疫苗研究最新进展

/潘锋

登革热是由于感染登革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容易出现暴发流行,近年来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快速上升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登革病毒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雌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虫体内大量复制,蚊虫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警告称,由于全球变暖有利于蚊子叮咬传播登革热今年全球登革热病例可能接近历史最高水平WHO呼吁尽量减少人蚊接触,通过使用驱蚊剂、改善环境卫生等方法,遏制登革热的传播。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不久前发表一项用于儿童和成人的Butantan登革热减毒四价活疫苗的研究进展。Butantan登革热疫苗(Butantan-DV)是一种用于预防登革热的在研单剂四价减毒活疫苗,该研究目的是评价疫苗预防登革热的效力。

登革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四种,分别是DENV-1、DENV-2、DENV-3、DENV-4这四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所不同,但都能引发登革热。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临床研究发现,DENV-1是四种血清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引发的登革热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DENV-2引发的登革热症状较重,可能会出现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需要及时医治。DENV-3引发的登革热症状介于DENV-1和DENV-2之间,可能会出现皮疹、恶心和呕吐等症状。DENV-4引发的登革热症状较轻,但也可能出现上述的一些症状。上述四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这项巴西正在开展的3期双盲试验中,研究人员随机分配参与者接种Butantan-DV或安慰剂,并根据年龄进行分层(2-6岁、7-17岁和18-59岁),计划进行5年随访。该研究不考虑基线时的血清状态的情况下,评估Butantan-DV疫苗对于接种疫苗后28天之后发生的由任何血清型引起的经病毒学确诊的无症状登革热的总体预防效力(主要疗效终点),并描述截至第21天的安全性(主要安全性终点)。研究人员还要根据每名参与者的2年随访数据评估疫苗预防效力,安全性评估指标为截至注射后第21天报告的征集性疫苗相关不良事件。关键次要目的是根据基线时的登革热血清状态以及根据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在参与者中评估疫苗预防效力,此外还评估根据年龄划分的疫苗预防效力。

研究结果发现,3年入组期间,16235名参与者接种了Butantan-DV(10259人)或安慰剂(5976人)。2年期间疫苗总体预防效力为79.6%,在无既往登革热暴露证据的参与者中为73.6%,在有登革热暴露史的参与者中为89.2%。在2-6岁参与者中的疫苗预防效力为80.1%,在7-17岁参与者中为77.8%,在18-59岁参与者中为90.0%。

DENV-1的预防效力为89.5%,对DENV-2的预防效力为69.6%。随访期间未检测到DENV-3和DENV-4。接种21天内,接种Butantan-DV后的征集性疫苗或安慰剂相关全身性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接种安慰剂。研究人员认为,无论基线时登革热血清状态如何,单剂Butantan-DV均可在2年随访期间预防有症状DENV-1和DENV-2。

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登革热主要防控手段依赖于蚊媒控制和监测,早发现、早诊断需要更早地预警登革热的发生。蚊子是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消灭伊蚊就可以有效阻断登革热传播,为减少疾病传播,居民应积极配合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疾控部门工作人员采取防蚊灭蚊措施。如果有计划前往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南部、南美洲地区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游的人,出国旅行前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关键词: 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学 中国医学科学 中华医学 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医学期刊 中国预防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药学 药学杂志
药理杂志 中国中医 中医杂志 中华中医药 中医药杂志 中国医疗 医疗器械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 中国医药 医药杂志 医药期刊 医药论文 医学论文 科研论文 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