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科学》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今天是:        

中国高血压联盟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25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讨会在京举行

/  潘锋

10月21日22日,中国高血压联盟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25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卫健委基层司二级巡视员张并立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司Taskeen Khan教授等出席大会。132位专家就32个学术板块与二十九万多线下线上学者展开了讨论与分享。Taskeen Khan教授解读了近日WHO发布的《全球高血压报告》。报告显示,全球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人数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番,从1990年的6.5亿增至2019年的13亿。但在30~79岁高血压患者中,只有54%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42%接受高血压治疗,21%得到控制。报告估计,如果各国能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至50%,2023~2050年,可以避免7600万人死亡,1.2 亿卒中、7900万心梗和1700万心衰事件。此外,报告指出,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仍是,不健康饮食,如高钠低钾摄入、超重和肥胖、饮酒、吸烟和缺乏身体活动,环境污染等。

报告不仅描述了全球及194个国家分别的高血压防控现状、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和残疾负担、有效治疗高血压可以带来的健康和经济效益,同时推荐了扭转现状的策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防控心血管疾病能力的HEARTS工具包和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实施。包括中国在内的33个国家已经实施了HEARTS项目,血压控制率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减少。世界卫生组织HEARTS项目在河南省政府的支持下,实现894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HEARTS标准化路径在日常门诊为80多万成年人测量了血压,为37万多患者提供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控制率达到了40%以上。

中国高血压联盟创始人、第七届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在致辞中提出了未来的工作目标,2030年,达到高血压防控的三个80%,即血压升高者知晓率、确诊患者治疗率、服药患者控制率均达到80%!”刘力生教授表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15项专项行动中也对高血压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面临着艰巨任务

世界高血压联盟现任主席Paul Whelton教授介绍了当前全球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并指出,高血压是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导致了巨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虽然制定了很多基于科学证据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手段与标准,但是落实得很不够,全球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表明试验效果研究、指南推荐与临床诊疗实践之间严重脱钩Paul Whelton教授表示,减重、健康膳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膳食钾摄入、体力活动、限酒是经科学证据证实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对于高血压防控工作未来的前行方向,Paul Whelton教授指出如下路径:其一,应用不同的预防、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策略,包括建立基于科学证据的、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其二,多数成年高血压患者没有并发症。简单、容易实施的团队服务的标准化路径较传统的个体化模式可能更有效;其三,方便有效的服务,容易、便宜、可靠的降压药物保障;其四,追踪进展和即时的患者管理系统;其五,在指南制定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实施。

针对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控面临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均亟待提高的现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指出,知晓率和治疗率还与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从医疗机构与医生的角度而言,在临床实践中着力提升达标率更为迫切。霍勇教授介绍了5年来我国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建设情况与取得的成果表示,达标中心具有三大特点,即一把手工程、体系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建设目标就是做好高血压防控最后一公里,实现全面达标,共筑健康中国。

霍勇教授介绍,通过建立达标医联体、构建标准管理体系,持续质控改进,强化单片复方制剂的治疗与血压管理,目前高血压达标中心累积注册已突破4800家,通过认证429家医联体,成立了13个省级联盟和6个地市级联盟。更令人欣喜的是,达标中心的参建单位连续三年高血压达标率高于75%,单片复方制剂使用率高于28%。基于高血压达标中心取得的成果,霍勇教授提出,我国“三高”并发率高,但综合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三高”共管,降低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有效遏制心血管负担的增加。

1985-1992年的数据显示,加拿大的高血压控制率是13%,到2007-2008年,这一数据升至66%,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加拿大高血压联盟筹备委员会主席Norm Campbell教授分享了经验做法。加拿大在1999年开始实施高度简化、深度合作、强调基层医疗服务的高血压教育项目,这一行动迎来了卒中、心衰、急性心梗等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显著下降。2000-2017年,加拿大高血压控制项目减少了87万余例死亡和460万例住院。Norm Campbell教授总结经验是,提出了实现持续高血压控制的最佳措施,包括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多学科参与并重点关注基层医疗服务,构建清晰的短期与长期目标与战略规划,基于医疗服务点的监测和评估方案,用于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路径,对基层医疗机构员工反复持续的教育(重点强调基层在高血压检出和治疗中的责任)等。

加拿大人群健康研究所Salim Yusuf教授提出了对于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独到见解指出,一些一级预防人群的风险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同样高,大多数事件发生在风险较低的个体(一级预防)中,而不是风险较高的个体(二级预防)中,这正是个体绝对风险和人群风险的区别。因此,为预防大多数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一级预防至关重要。此外,Salim Yusuf教授认为药物无法获得、难以负担,以及药物种类太多、方案复杂是导致有效预防策略未得到实施的主要阻碍多项研究与项目实践证实,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多效药物复方制剂策略能够大幅降低心肌梗死、卒中、血运重建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

关键词: 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学 中国医学科学 中华医学 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医学期刊 中国预防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药学 药学杂志
药理杂志 中国中医 中医杂志 中华中医药 中医药杂志 中国医疗 医疗器械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 中国医药 医药杂志 医药期刊 医药论文 医学论文 科研论文 职称论文